论述与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期刊 > 论述与研究
关于完善现行CPI编制方法的几点设想
作者:虞 华 唐瑞丰 程鑫 发布于:2012/10/23 15:59:47 点击量:

 

摘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通胀程度、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自开展居民消费价格统计以来,国家统计制度一直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CPI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耳熟能详,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权重的调整期过长;服装价格指数不能反映变动趋势和上涨幅度;房价因素未考虑在CPI中;“同质可比”原则执行僵化低算了CPI。因此有必要不断探讨现行CPI统计制度和方法,确保尽早实现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CPI”既熟悉又陌生。这个词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里、报纸上。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CPI的具体含义,也不清楚它是怎样统计出来的。所谓CPI,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在我国通常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它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往往被视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的定义决定了其所包含的统计内容,那就是居民日常消费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日常生活中,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种类繁多,大到彩电汽车,小到针头线脑,有数百万种之多,由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普查方式调查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这样既节省了经费,也节约了人力,价格指数也能够基本反映居民消费价格的总体变化情况,一举多得。
1.我国CPI的构成
构成我国CPI的共有八大类消费品、262个基本分类,涵盖了城乡居民的全部消费内容。这八大类分别是:食品、烟酒、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居住。
    
我国地域辽阔,考虑到各地居民消费的传统、习惯和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等因素,编制CPI的具体代表规格品由各地确定后报国家统计局审定。比如粮食制品是国家统一确定的一个基本分类,各地以代表性为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抽选与其他地区可能不相同的地方特色粮食制品。如,北京市选择的是馒头、火烧和大饼等规格品,而盐城市选择的是水面、汤园和油条等规格品。考虑到大城市、小城市和县之间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在600种调查商品和项目的最低要求基础上,对大城市的要求要多一些。如北京实际调查1429种,江苏省盐城市选择了750种。如果把各地不同的规格品加总起来,全国CPI包括的规格品就有成千上万种。目前加拿大为8大类169个基本分类、美国的CPI分为八大类211个基本分类、澳大利亚为11大类87个基本分类、日本为10大类585个代表规格品。
    对于升级换代比较快的工业产品,在实际操作中,为保证选取的规格品有代表性,规格品一般一年一确定。如果该规格品年中失去代表性或完全从市场上消失,就必须要立即进行更换。在充分听取相关生产企业以及销售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及时选取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规格品进行替代,不允许也不会出现长期选用失去代表性或已被淘汰产品的情况。
2.CPI的主要用途
2.1用于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价格指数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CPI可以分析和观察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分三类:物价上涨6%以内属于轻度的通胀;物价上涨6%—10%属于中度的通胀;物价上涨超过10%则为高通胀或者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2.2用于契约指数化调整
在薪资、报酬或场地租用谈判中,因为雇员(职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希望名义薪资会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升高自动调整等。企业之间购买产品合同、租用场地因市场供求及价格情况的变化进行的调整等等。
2.3 用于国民经济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以及GDP平减指数,在进行GDP核算时,从中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 完善CPI编制方法的设想

 
自开展居民消费价格统计以来,国家统计制度一直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这几年虽然CPI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耳熟能详,但我们仍然时不时听到了来自社会的质疑声,如权重的调整期过长;服装价格指数不能反映变动趋势和上涨幅度;房价因素未考虑在CPI中;“同质可比”原则执行僵化低算了CPI。因此有必要不断探讨现行CPI统计制度和方法,适当做出改进,确保尽早实现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现行CPI编制方法,可以说与我国国情是基本相符的,也基本上反映出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情况和趋势,吃穿用住行价格的变化趋势都得到了有效反映,全国以及各省的价格变动趋势也是一致的。但在编制过程中也发现CPI编制方法可以继续不断完善和探讨。
3.1加快CPI权重的调整频率
在发达国家,CPI权数构成的调整大致每两年进行一次,而我国目前的调整频率相对较低,每5年才调整一次,各个调查市县编制的CPI权数也是如此。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较快,因此我国应该加快CPI权重调整的频率,建立每两年定期调整的机制。目前我国CPI权重主要是由国家统一计算确定。主要依据全国14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资料,并辅之以典型调查数据作补充。目前我国CPI编制使用的权重是2011年计算确定的,要等到2016年再做调整。2011年被最新调整为:食品31.79%;烟酒及用品3.49%;衣着8.5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交通通讯9.9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居住17.22%。食品占据了近三分之一,基本上形成了CPI趋势跟着食品走的情况。上世纪80年代,我国CPI权数构成中食品大约占60%,到2009年下降到大约34%。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食品支出占消费的比重逐步下降。目前我国居民最大的消费应该是居住类消费、教育及医疗消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每年必然发生变化,食品价格权数的下调和居住价格的上调是大势所趋。
3.2“同质可比”概念需要与时俱进
“同质可比”原则是编制CPI的灵魂,指在每一个固定的调查周期内,必须保持所调查规格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前后一致,使前后价格具有可比性。在现在CPI统计制度下,“同质可比”概念应当也与时俱进。要反映趋势是无容置疑的,也是最核心的。但是如何做到同质可比呢?首先是时间上纵向可比,即每个调查点本次采价与上次采价时的商品规格要相同,不能让规格品不同引起的价格不同,作为价格指数波动的因素。特别是遇到原规格品缺失的情况,则需要另选相近的规格品,选择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一定要尽量选择最接近的规格品,但是在实际中却很难把握,所以是否可以放宽,就是所换的规格品在质量、规格上特接近,价格上的变化幅度可以适当放宽限制。如果遇到是季节性商品,要注意季节性调换规格品与上年同期可比。如西瓜,6-8月采集本地西瓜为主,10-5月采集海南西瓜为主,第二年采价时也应在同样的时段采集同样的西瓜价格。主要是把握三个处理原则:1.反映趋势;2.同质可比可适当放宽;3.原则上食品外商品价格升降幅度超过10%应特别注明原因。
3.3服装类代表规格品的选择要尽可能反映服装价格变动趋势和涨跌幅度
这两年百姓对服装价格的感受是很深的,一个字就是“贵”,比往前要贵许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CPI指数中服装类没有很好的反映出这个趋势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上一年相比,2010年全国衣着类价格不但没涨,还下降了1%,其中:服装下降了0.9%;2010年江苏衣着类价格上涨0.7%,其中:服装上涨0.8%;2011年全国衣着类价格仅上涨了2.1%; 2011年江苏衣着类价格上涨3.4%,其中:服装上涨3.9%。
 
 
做好服装价格调查,使之能够真实反映出公众日常消费的价格变化,对于提高CPI的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使服装环比、同比、定基比价格指数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失真的状况得到较好的修正,减少季节性因素对服装价格指数的影响,客观反映服装价格实际走势变化水平。
3.3.1要科学选取调查网点和代表规格品,确保代表性
科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网点和代表规格品,是正确采集服装价格、准确把握服装价格走势的基础。特别注意的是,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服装市场中,确定一个品牌的规格品并不总是可行的,在这些情况下,应给予采价员选取规格品时更大的自由度,并对他们提供一定的指导,协助其开展工作,选择那些在零售商看来可以在一段时间备有供货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和款式。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的规格很受欢迎,但零售商的供应却属于一次性的,例如一线品牌中的限量版服装,随后期间内不再有供货可供定价,就不能将其选为代表规格品。
3.3.2要确保服装类代表规格品的“同质可比性”
要掌握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的上市周期,根据各季服装的上市时间来调整断档缺货和失去代表性的规格品。将所有的服装类规格品按照季节进行分类,按照要求的调查时间采集不同季节的服装价格,对于断档缺货或是撤柜下市的规格品,在其他辅助调查点也难以找到的,采取虚拟估算办法来解决价格变动问题,力求不同时期的服装价格同质可比。
3.3.3要谨慎处理特殊服装价格
①对断档缺货服装规格品的处理。同质替代,即用近似规格品替代。选择替代品的总体要求是:尽量减少新旧规格品之间的质量差异。因此,在选择替代品时,应首先考虑同一品牌商品。若无法从同一品牌中选择近似规格品,则从同一质量组(如,商场给定的一线、二线品牌)界定的品牌中选择近似规格品。一般而言,诸如单排线换双排线、裙子下摆缩短、少了内衬等应视为质量变化,根据同类商品集团的调整幅度进行推算。只是由于时尚因素而引起的部分特征变化(如:直筒裤变成紧身裤)等,不应视作质量变化。
②对换季服装价格的处理。换季服装主要包括那些季节性比较强的商品,如夏装的裙子、T恤衫,冬装的羽绒服、保暖内衣等。这些商品一过季就会撤柜,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一般沿用撤柜前最后一次正常打折(折扣大的除外)的价格,直到第二年该类服装上市,再按照“同质同期可比”的原则采集价格,这里特别要注意的,一是要注意把握服装换季上市时间的同步性,把握好“同期”这个大前提;二是注意把握新上市同类规格品的价格变化趋势,以免出现沿用老价格不符合实际价格变动趋势的现象发生。
③对返券服装或者打折服装价格的处理。以风衣为例,商场活动前价格为698元/件,调查时商场采取消费满100元返送100元购物券的活动,按照原来的处理方法此风衣价格为(698+698-600)/2=398(元),相当于原价基础上打五七折(398/698=0.57),折扣明显过大,不能真实反映其价格变化情况。这种情况下,应该和经销人员沟通,了解其在不返券情况下的打折幅度,根据打折幅度来推算采集该风衣价格,力求所采集的价格尽可能接近实际变动情况。
3.4可以考虑剔除土地因素后,将房价因素编入CPI中
我国现有的CPI反映居民消费价格中只有居住类,由建筑装修材料、房租水电等组成,并不包括房价。CPI反映的是消费品价格指数,并不是资产价格指数。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而调整价格指数的建议,把房价计入CPI不符合CPI的原意,因为在世界上任何国家,房地产都是重要的投资品,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形式,目前住房价格只以房租形式计入CPI。因此科学计算房租价格指数就显得尤其重要。在以后CPI指数编制中也可以考虑剔除土地因素后,将房价因素编入CPI中,因为居民每月还贷和利息支出,很大一部分就是居民消费支出。
 
参考文献:
庞晓林: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如何调查和生成的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1130
 
收稿日期:2012-7-13
作者简介:华(1963—),男,江苏盐城人,大学本科,高级统计师,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副调研员研究方向:价格统计调查与价格理论研究。 
 鑫:男 1986年出生 江苏盐城人 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价格处科员主要从事价格调查工作 研究方向为价格理论研究
唐瑞丰:1979年出生,女,江苏盐城人,大学本科,统计师,盐城市统计局科员,研究方向:服务业统计调查与方法研究。
(责任编辑:郑庆红)
  • Copyright 2012-2016 西安能源研究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19025411号

  •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03号北楼一层 邮编:710016 电话:029-86295520 传真:029-86295520 E-mail:xnnyy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