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的风险研究 |
作者: 发布于:2018/1/3 14:33:26 点击量: |
我国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的风险研究
杨 嵘 夏龙兵
(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 在分析了我国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所面临的具体风险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不同风险的权重,构建了我国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风险指标体系对我国投资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规避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亚地区; 油气资源; 一带一路; 投资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亚地区紧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中亚地区共有 17 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盆地,其中 10 个盆地已发现油气资源,具体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5 个国家。自 1997 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入哈萨克斯坦以来,中国石油企业与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合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石油管道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石油企业与中亚五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加之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在中亚各国内部需求较低,大部分用于出口,因此,中亚地区为开辟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往往会利用其天然的油气资源优势从东南亚地区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使得中亚五国会进一步加大与中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由于中国和中亚地区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具有互补性[1], 以及中亚地区紧邻“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并与中国接壤,这也使得双方在油气资源上的合作具有很大的便利性。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投资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由此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规避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的具体建议。
1 跨国投资风险评估研究趋势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Miller 对公司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类,其提出的一体化框架为国际风险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指引[2]。Yothin 针对跨国经营风险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提出应建立一个识别风险的方法——层次全息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识别风险,之所以称为“全息”是因为这个系统从多视角进行,不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某一方面。此模型适用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从而做出正确决策[3]舒先林重点研究了跨国石油投资的经济风险,认为经济风险主要源于国际石油市场经济要素分离的基本矛盾,提出通过实现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化战略来规避经济风险[4];李友田、李润国、翟玉胜在对中国能源型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着政府干涉、政府更迭、战争或内乱、政策法律变动、蚕食性征收、媒体舆论、地缘政治以及文化差异8种非经济风险,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改进能源型企业海外投资策略的建议[5];禹伟、刘超认为在海外投资中,我国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东道国的政治动乱、政策变动、社会冲突、环境恶化、文化差异等各种非商业风险,并指出企业、行业协会和国家之间应构建多元的风险防范和应对体系[6],董秀成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油气国际合作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应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各类油气企业参与油气国际合作,坚持“油气输入”与“油气输出”并存,构建油气贸易中心和定价中心,继续加大油气资源的投资与并购[7];刘旭从企业的视角,以风险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对投资风险进行区分,认为中国石油企业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进行油气投资时,面临着宏观和微观双重的投资风险,宏观风险体现在资源、市场、投资环境方面,微观风险体现在财务、社会方面,同时提出了应对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则[8]:蒋焕对中国石油企业与中亚进行油气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将风险划分为由合作者引起的内生风险和由外部因素变化引起的外生风险,然后分别对内生风险所表现出的信用风险等5个风险因素以及外生风险所表现出的政治风险等5个风险因素作了详细阐述[9]。
2 我国企业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分析
2.1 政治风险
( 1) 政局动荡。当前中亚各国主要是政治精英控制国家政权,这种管理机制虽然能够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但存在因权力过渡而发生政治动荡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其政治局势总体上较为稳定,但这种稳定并非完善的政治体制所带来的,而是建立在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这则掩盖了其政治体制上的缺陷。众所周知,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各国政治体制并未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只是简单地将总统制移植到原来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上。这种权利模式的缺陷表现在国内政治冲突完取决于总统个人或是一个集团的政治魅力,并没有成熟的化解冲突的政治体制,因而导致政权更替时有可能难以实现平稳过渡,进而引发政权动荡风险[10]。
( 2) 地缘政治风险。作为“21 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博弈的热点。尤其是 2014 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不仅加剧了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的对抗强度,而且使中亚地区的博弈愈发激烈。作为欧洲天然气资源的进口国,俄罗斯凭借其传统政治及地缘优势,在强化与中亚五国油气资源合作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对中亚五国的控制。而欧洲其他国家也加大了对中亚,特别是环里海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的力度,极力推动油气管网建设,以另辟通道获取稳定的能源供应,试图从上游掌握油气资源的主动权,这些战略措施势必会对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合作空间带来压力,从而加大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的油气投资风险。
( 3) 东道国政府官员腐败风险。中亚五国普遍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执法透明度不高、行政机构对企业随意进行干预等现象,尤其是权利寻租的存在,致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2008 年11 月,哈国社会政治学家协会董事长巴赫特扎马尔 别克图尔加诺娃在主题“公民阶级在反腐斗争中的作用”的圆桌会议上宣称: 在哈萨克斯坦,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涉嫌行贿,可见中亚地区权利寻租问题的严重性。除此之外,油气资源领域所特有的国家垄断性,更增加了相关官员的腐败行为。因而腐败导致的不平等竞争,对于在中亚地区进行油气资源投资的企业来讲,可能带来违法、违规或遭遇不平等竞争的风险。
2.2 经济风险
( 1) 税收风险。中亚地区税收法律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往往造成其执法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与政府对税法理解的差异,有可能产生涉税风险。中亚地区部分国家税法复杂、修改频繁,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进而造成税务部门和企业对个别税法条款解读的差异。如哈萨克斯坦对企业跨年工程服务收入、停工队伍成本列支范围、时间和金额确认等问题存在很大差异;第二,中亚地区一些国家行政执法透明度低,税务部门对企业随意干预,产生涉税风险。税收政策在法律层面集中体现为法制不健全、执法不规范、政策干预随意性强等特点。尤其是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发生税务纠纷时,企业往往会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可能承担巨大的税务风险;第三,税法规定与实际经济活动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国外企业很难按照东道国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由此加大了油气资源投资企业受到东道国税务部门经济惩罚的风险。
(2)汇率风险。中亚各国汇率制度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作为以油气资源为主要投资领域的中国石油企业,货币的汇率变化可能对企业带来较大风险[11]。油气资源出口是中亚各国重要的创汇手段,其经济易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中亚各国为加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往往会在国际能源价格低迷时,采取调低本币的方法,这可能使投资于中亚地区的国外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2月,哈萨克斯坦坚戈贬值20 %,导致某大型石油公司在哈所属企业损失约7. 82亿美元。
2.3社会文化风险
(1)地区恐怖主义风险。阿富汗战争爆发十几年来,毒品产量增长了40倍以上,中亚地区与阿富汗位置接近,受到毒品走私的影响较大。阿富汗国内存在很多极端势力,这些极端势力也可能渗透到中亚地区,对中亚地区的稳定造成破坏。由于中哈石油管道靠近形势复杂的费尔干纳盆地,跨国能源管道是恐怖分子经常袭击的目标,恐怖活动对原油、天然气管道的袭击可能引起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摩擦以及对能源过境运输的破坏会打击外国企业对油气资源投资的极性,这对于对外国资金和技术具有强烈诉求的中亚国家来说,无疑将受到较大影响。
(2)民族风俗风险。中亚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其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尤其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如塔吉克斯坦人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对于饮食有许多禁忌,如果中国石油企业不能很快地融入到当地的风土民俗中,就有可能在投资和经营过程中与当地社会团体或民众产生社会习俗冲突,并可能造成我国企业与当地社会关系的紧张,使企业的投资难以进行,最终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社会治安。中亚地区社会治安虽然比较稳定,但由于中亚地区的部分国家居民可以合法拥有枪支,因而中亚地区刑事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如2006一2011年,塔吉克斯坦就发生了几起袭击和抢劫中国公民的事件。
(4)意识形态风险。为抵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扩张,一些西方国家在中亚地区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并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油气投资称作对中亚地区的资源掠夺,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中亚五国居民对中国石油企业的抵制,甚至引发了团体性组织对中国油气资源项目的破坏。
2. 4其他风险
(1)基础设施风险。中亚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覆盖面小,铁路运输网络密度较低。例如,与中国石油企业合作最为密切的哈萨克斯坦地区的铁路不仅覆盖密度很低,而且还需承担哈萨克斯坦70%的货运量;公路运输网络规模小,且大部分己经老化,难以承担过多的运输任务,高速公路建设严重滞后于货物运输的需求;另外,中亚各国的电力资源严重不足,且各国的电力资源分布也极不均衡,一些国家甚至需从其他国家进口电力。因此,中亚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会增加中国企业进行油气作业的成本,进而降低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
(2)资源风险。相对于俄罗斯与欧美等西方国家,中国石油企业与中亚五国开展油气资源的合作较晚,优质油田大多己被开发或正在开发,剩下的基本是一些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增产潜力小、油气质量差、开采成本高,且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油田。中国石油企业虽然投入较大的资金与技术,但却不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利润,能获得的收益难以确定。
3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评价
本文在总结相关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将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评价指标分为三级: 一级指标为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 二级指标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其他风险; 三级指标为政局动荡等风险,共计 12 个指标。详见
![]() 表 1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2 中亚地区油气投资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12],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根据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的特点,以及中亚地区所特有的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风险指标的权重,其所选的专家主要是熟悉中亚地区油气资源领域的投资环境,并能够准确判断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教授,或长期从事海外油气资源项目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具体打分情况详见表 2 所示:
![]() 由表 2 可以得出,一级指标的模糊权重向量为: A =[0. 26,0.37,0.20,0.17],二级指标的模糊权重向量分别为: A1= [0.4,0.3,0.3 ]; A2=[0. 5,0. 5]; A3=[0. 4,0. 3,0. 2,0. 1]; A4=[0. 8,0. 2]。
4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进行油气资源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且大部分风险因素具有模糊性,很难运用定量指标描述。为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进行油气资源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具体如下:
(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因素集: U = { U1,U2,U3,U4} ,其中,U 为各种风险集合,U1为政治风险,U2为经济风险,U3为社会文化风险,U4为其他风险。
(2) 确定风险因素的评语集: V = { V1,V2,…,Vn} 。即确定等级评语,每个等级可对应一个模糊子集。其中,V 为各因素评语集,Vi为事先确定的各种可选择评语,适用于各种评价因素。本文将中亚地区投资项目风险等级按照风险的高低分为五级: V = ( V1,V2,V3,V4,V5) ,具体对应的风险水平依次为“高”、“较高”、“中”、“较低”“低”。
( 3) 确定评语集的标准隶属度: R = { r1,r2…,rm} ,并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在此,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得到 Uj( i = 1,2,3,4) 对风险等级t( t = 1,2…,5) 的隶属度 rijt,进而得到模糊评价隶属矩阵 Ri。Ri的表达式详见( 1) 式:
![]() 式(1) 中,rijt= mijt/ m,其中 m 为参与模糊综合评价的专家总数,mijt为参评专家中认为指标Uij属于等级 vt的专家人数,
![]() Bi= Ai·Ri= [ai1,ai2,…,ain]·
![]() 式( 2) 中,ain表示三级指标 Uij对于二级指标Ui的权重,
![]() ![]() 表 3 我国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的风险概率
由公式( 1) 和表3 的数据可以得出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隶属矩阵 R1,R2,R3,R4
![]() 由此得出:
![]() 由( 3) 式可以看出,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领域的政治风险“高”的概率为 15%,“较高”的概率为29%,“中”的概率为27%,“较低”的概率为 25%,“低”的概率为 4%。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中亚地区油气资源领域政治风险等级为“较高”,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国家未来政权交接前景不明确,存在较大的政治不稳定性。
![]() 由 式( 4)可以看出,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领域的经济风险“高”的概率为 60%,“较高”的概率为 40%,“中”的概率为 0,“较低”的概率为0,“低”的概率为 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中亚地区经济风险等级为“高”,这是因为中亚地区税收政策多变,汇率并不稳定,尤其是自2015年8月哈萨克斯坦放弃坚戈与美元挂钩以来,其坚戈贬值最高达 50%,这对中国石油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中亚地区经济风险需要引起我国石油企业的高度重视。B3= A3·R3= [0.4,0.3,0.2,0.1 ]
![]() 由式( 5)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领域的社会文化风险“高”的概率为 2%,“较高”的概率为24%,“中”的概率为25%,“较低”的概率为 32%,“低”的概率为 2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中亚地区经济风险等级为“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石油企业能够很好地适应中亚地区文化风俗,与中亚地区人民关系融洽。
![]() 由式( 6)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领域的其他风险“高”的概率为 32%,“较高”的概率为24%,“中”的概率为24%,“较低”的概率为 4%,“低”的概率为 16%。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中亚地区其他风险等级为“高”,这主要是因为中亚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为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带来了较大障碍。
(4) 对主因素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若将每一个Ui看作一个因素,再用Bi作为它的单因素评价,就可以构成模糊评价隶属矩阵: R = [B1,B2,B3,B4]T,各个因素的权重为 A = [a1,a2,a3,a4],由此可以得到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B= AR = [a1,a2,a3,a4]·[B1,B2,B3,B4]T=[b1,b2,…b5],若
![]() ![]() ![]() 0.365 1,0. 195 9,0. 157 1,0. 080 4],由于
![]() 5 规避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风险的具体建议
当前,油气资源作为基础性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相对于中亚地区各国来讲,我国的油气资源较为贫乏,因此,我国只有加大与油气资源相对丰富的中亚各国的合作,才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但我国在中亚各国进行油气资源开发中,难免会受到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在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投资与开发,本文特提出以下规避油气资源投资风险的具体建议:
( 1) 政治风险的规避。由于中亚各国与我国政治体制不同,因而我国在中亚各国进行油气资源投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与中亚地区企业的油气资源合作须共担政治风险。目前,中亚各国的政治局势不够稳定,我国企业进行油气投资难免会受到影响,对此,我国石油企业必须有所准备,以防不测; 第二,应与中亚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议,从而为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提供法律保障; 第三,强化海外投资风险管理,定期发布有关东道国政治风险的信息,并建立中亚地区政治风险预警机制,为我国企业提供信息支持。
( 2) 经济风险的规避。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外交合作,完善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国际协调机制。第一,积极开展与中亚五国的外交活动,全面增进同中亚五国的友好往来,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推动能源投资便利化,与中亚各国共谋发展,协商制定投资保护、税收、外汇、海关、劳务许可等方面的双边或多边协定; 第二,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协调。尤其是加强与中亚各国税务部门的联系,积极开展境外税收维权等行动,切实维护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合法权益。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遇到税收纠纷和不公平税收待遇时,我国税务机关作为和对方进行对等协商的代表,应肩负起境外税收维权的职责,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加强国际税收的沟通与合作; 第三,建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指导机制。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应尽快建立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指导机制,进而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强化驻外机构的咨询与指导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中亚各国投资环境、税收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等服务和法律方面的指导,并对在中亚地区进行油气资源投资的中资企业,要求其严格把控汇率风险,在工程实施阶段以及招标采购等环节必须充分调研和分析,并结合项目周期,合理测算现金流量,且在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加入汇率变化价格调整条款,以转移汇率风险。
( 3) 社会文化风险的规避。我国石油企业应加强同中亚各国的合作,树立大国企业形象,积极引领舆论导向。第一,强化与中亚各国的国际交流。充分利用上合组织,加大与中亚各国的国际交流,与中亚各国分享反恐经验,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第二,加大对我国企业员工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知。前往中亚地区进行投资的我国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全方位教育,尤其是要加大对当地风俗文化的培训,让员工熟悉中亚各国不同的民族文化,尊重中亚地区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与当地居民形成和睦共处的友好氛围; 第三,强化对中亚地区的舆论宣传。我国企业在国外不能只进行油气投资,还必须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使当地民众能够理解油气投资的互利共赢性,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投资环境,将中国企业的中亚投资与中亚地区的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中亚人民创造实际利益,树立中国和平崛起、不称霸的大国形象。
( 4) 其他风险的规避。我国石油企业除了在中亚地区进行油气资源的投资以外,还应参与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积极参与中亚各国已有油气资源优质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为我国石油企业提供战略支持; 第二,加大投资与并购步伐。当前国际油价普遍较低,国外一些大型石油企业不仅难以获取利润,甚至还出现了亏损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已开始兜售其所拥有的项目,在此,我国石油企业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快投资与并购的步伐,以期获得优质的油气资源。
6 结 语
目前,在我国 “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石油企业与中亚地区进行的油气资源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其合作领域也会更加广阔。作为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中亚地区虽有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但中亚各国的经济基础却比较薄弱、民族成分复杂、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而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此,中国石油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加大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各种风险的防范,并做好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估,在有效利用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同时,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 考 文 献]
[1]Kent D. Miller.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45-51.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2( 2) .
[2] Yoth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acroeconomi-crisk[J]311-331.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9( 3) .
[3]朱颖超,张晶,孙依敏.“一带一路”进程中油气合作先行: 思考与建议[J]509-519. 国际经济合作,2015( 7) .
[4]舒先林. 跨国石油投资的经济风险及其规避[J]78-79. 经济论坛,2005( 10) .
[5]李友田,李润国,翟玉胜. 中国能源型企业海外投资的非经济风险问题研究[J]1-11. 管理世界,2013( 5) .
[6] 禹伟,刘超. 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风险控制与防范[J]9-11.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 3) .
[7]董秀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油气国际合作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14-16. 专家论坛,2015( 4) .
[8] 刘旭.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的俄罗斯中亚油气投资风险[J]24-28. 国际石油经济,2015( 8)
[9]蒋焕. 中亚油气合作风险分析及对策[J]2-15.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4( 2) .
[10]杨雷. 当前中亚五国安全形势评析[J]21-27. 现代国际关系,2012( 11) .
[11]张羽波,肖彬,肖飞. 中亚地区汇率风险分析及控制建议[J]62-72. 欧亚经济,2014( 1) .
[12]聂名华,颜晓晖. 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及其模糊综合评价[J]86 -9040-4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 2) .
|